新华网5月7日消息:北京时间5月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务长张根发教授做客新华网,为广大高考考生解读2013年高招政策。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务长张根发教授 新华网 郭小天 摄
--- 高校性质---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英文简称UIC
大学本科四年全英文教学
受教育部认可
毕业可获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毕业证书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华访谈。2013高考在即,今年的招生政策以及各高校招生的计划再次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值此关键时期,新华网教育频道策划推出2013年高招系列访谈,今天已经进行到了第五场,今天到场的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务长张根发教授,张教授欢迎您。
张根发:你好主持人,新华网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作客新华网2013年高招系列访谈。谢谢大家。
主持人: 咱们学校名字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您跟大家先介绍一下这是一所什么样性质的高校。
张根发:这个学校名字比较长,这是内地和香港合作办学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肩负着引进国际化教育和在国内进行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任。它是采用的校董会管理下的校长负责模式,在校董会主持下由香港浸会大学前任校长任该校创校校长。从2005年发展到目前已经有8个年头了,本校拥有三学部二十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和国际上相关的和比较相关的专业。主要目标是为了培育国际化的本土化人才。
实施的是全英文四年教学,也是推行的博雅教学,国际化主要是为了体现我们学校与国际接轨,引进境外教育资源的理念。
受香港浸会大学的课程管理和教育质量管理,毕业后可以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和统招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毕业证书。
我们学校的名字比较长,是两个学校合办的,教育部要求境外学校到内地办学都要联合办学。所以这个名字比较长,通常我们就称之“UIC”也就是联合国际学院的英文简称。下面谈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我会用“UIC”。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教务长张根发教授接受专访 新华网 郭小天 摄
---- 招生优势----
国际化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以香港浸会大学为准
国际化师资 :300多名教师来自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
毕业文凭国际化:境外学位 受到国际认可
主持人:
UIC作为首家中国内地和香港高教界联合办学的学校,与我们传统高校相比它会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张根发:
首先就是我刚才讲的国际化,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都是以香港浸会大学的学术标准,参考国际学术设置来办学的这么一种理念。也就是说它的课程设置是国际化的、专业设置与国际接轨。
同时这个学校和内地很多大学不同的是学校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目前我们学校有600多名教职工,一线教师有300名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2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教学人员占整个老师队伍的70%多,他们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剩下的20%多是内地海归,在国外拿了学位做了博士后,有的甚至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应聘到了我们学校。所以我们教师是国际化的、课程是国际化的,刚才讲到毕业文凭也是国际化的。除了发统招的毕业证书外还要颁发香港浸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这是境外学位,也是受到国际认可的,在国际上通行的学历。
同时我们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博雅教学高校,也就是说我们有全人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综合发展,我们这种学校的所谓“博雅教育”就是培养精英,除了学习能力外还需要有管理能力和精英才能,具有领袖人才和广博的知识基础。这是与国际接轨的,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式进行实践学习。
比如包括体验拓展、情绪智能、义工服务、环保意识、大学之道、体育文化,艺术体验、逆境管理等八个全人教育模块。我们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创建了“四维教育”,根据我国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的特点,把家长全程跟踪学校教育引入教育体系内,这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培养教育学生的模式,我们称之为“四维教育”。